国旗下讲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旗下讲话 > 正文
不可忽视的劳动教育
发布日期:2019-04-29    发布人:德育处   点击率:
 

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特别指出:“从今年起要狠抓劳动教育。要推进教育法修订,将‘劳’纳入教育方针。要找好载体,通过日常家务、手工制作、非遗传承、学工学农、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加强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

劳动教育曾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传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一环。曾经很长一段时期,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学校都开设了劳动课。

但在今天劳动教育已成为最受忽视的教育。

曾有媒体报道,在开学第一天,食堂午饭时,宁波某小学的半数学生面对盘子里的虾傻了眼,有的拿起来闻一闻,有的拿起来舔一舔,然后忍痛割爱,望“虾”兴叹。孩子们不是不爱吃,而是不会剥虾。对于这样的现象,很多老师早已习以为常。校长说这个结果他已经很满意了,因为他刚调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不会吃虾,会剥虾的孩子数量是个位数。

也曾有小学老师在班里做过调查,发现40人的班级只有9个学生会系鞋带。

孩子们生活自理能力如此差,跟劳动教育的缺乏有直接关系。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一项调查发现,当下能够做到生活自理的学生不足半数,而喜欢劳动、经常做家务的孩子仅占两成。劳动缺乏所带来的问题,还远比“生活不能自理”严峻得多。

美国哈佛大学对456个孩子的跟踪调查则发现,20年后,爱做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差别很大,失业率是115,犯罪率是110,收入相差20%,而且,爱做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健康。

劳动教育到底是什么?

有数据表明,64.7%的中小学生认为所谓劳动教育就是社会实践活动课,而社会实践活动就是春游、秋游和参观;70%的学生认为劳动技术就是信息技术。

难道劳动教育就是要孩子回归田地,体验生活吗?

“不是的。”

专家指出,劳动并不是要孩子放弃现有的生活条件,故意回归物质匮乏的年代,而是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该做的事情,通过劳动让孩子学会平等待人,尊重劳动。而劳动教育要解决的其实是价值观问题。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工具,更是自我存在的方式。学生不会劳动,这是能力问题;而学生不爱劳动,且不尊重劳动却是价值观问题,尊重劳动的教育是一种权利教育、责任教育,更是一种感恩教育。

关于中小学劳动教育,教育部明确要求,到2020年之前,中小学劳动教育:要抓好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落实相关课程,各地各校可结合实际在地方和学校课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课程。对于我们体校的同学而言,要认真上好劳技课,自觉做好班级、宿舍的卫生工作,被子自己叠、床单自己铺、衣服自己洗,这些都是在锻炼大家的劳动能力,包括最近各班不仅要遵守每周食堂的午餐用餐规范,而且要负责用餐后的擦桌子,翻椅子的劳动,还有周末参加的撕纸、做风筝活动,都是很好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让孩子们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希望同学们能积极参与劳动,从劳动中收获快乐。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