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辅导 > 正文
缓解焦虑,助长智慧
发布日期:2019-04-19    发布人:德育处   点击率:
 

1.案例概况

我们班涛涛虽然高高胖胖,但是,他不和其他男孩那样一下课就喜欢蜂拥在一起调皮打闹,反而待人接物很有礼貌,老师同学都挺喜欢他。不过,他不爱思考,理解能力反应能力都要差一些,别人讲一遍的题,可能老师跟他讲好几遍都不一定会,成绩总是上不去。他妈妈对他的管教非常严,立了很多规矩,决不允许他奔跑打闹,两年了我真的没见过他调皮玩闹的行为,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怎么忍得住?因为他妈妈会打他。成绩上不去会怎么样?妈妈还是会打他。涛涛妈妈在跟我的电话沟通或面对面交流中,多次当着涛涛的面说她知道自己的孩子很笨,记忆力不好,对学生造成了很不好的心理暗示。

另外,不管是家访、微信,还是电话中我都发现,妈妈是个急脾气,你话还没说完,她就又有一长串等着你了,“微信”也是一样,经常一大段内容,我一段还没看完,又来一段。怎么办?你不知道你儿子有什么优点,我就一点点跟你讲,“静待花开”的道理我们一起讨论。

2.问题分析

从暑假的幼小衔接家访起,到日常微信、电话、见面沟通,再到最近一次家长会,家长们和我聊的最多的,问的最多的就是家庭教育中方方面面、林林总总的问题。其中不少家长跟我反应在家庭陪读过程中,常常会对自己的孩子失去耐心,觉得无论是写字、朗读还是拼音、计算等都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最后越想越气,一次陪读,就让孩子经历了从耐心到失望,从失望到责备,甚至到批评打骂的程度。

家长们焦虑的是认为自己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无效,陪读是给自己添堵,找不到正确的方式方法,而更担心的是,孩子在家的时间自己都管不好他,孩子在校的表现自己就更控制不住了。

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学习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偏差很多都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良好的家庭氛围,温馨的班集体,父母、老师的品德修养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每个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家长在不断要求孩子进步时,忽略了自身素养的提高。

3.指导方法

如何缓解家长焦虑,帮助家长成为有方法、会沟通、懂学生、懂教育的智慧家长?班主任应通过家长会、个别沟通等方式鼓励家长以各种方式学习家庭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成为学习型家长。

我在指导过程中围绕“和谐亲子关系”开了一次家长会。我告诉家长,要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就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接纳孩子的生命,接纳孩子的独特,接纳孩子的全部,给予孩子安全;同时要用孩子能够感受到的方式爱孩子,给予孩子温暖。对孩子要尊重、欣赏、鼓励。尊重是一种习惯,尊重孩子,要给孩子说话与行动的自主权,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让他们自由的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和提出问题,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勇于质疑,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形成自己的想法,发展自己的个性。

家长会上,我请家长一起还原了日常家庭中家长们面对孩子犯错误最常发生的,恰恰也是孩子们最不喜欢的场景。让家长们站在孩子的角度亲身感受了一下,并让家长思考、讨论,再一起演一演怎么说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乐于接受,真正达到家庭教育的效果。

缓解家长的焦虑,班主任也要在和家长的沟通上注意方式方法。“微信”,作为我们交际最常用的通讯手段,它能让家长们感受到班主任的亲切,刷到老师的朋友圈也会像看到好朋友的生活分享一样,点个赞,但是同时它的随意性也很强。我们和朋友用“微信”聊天时,语言会很简短直接,甚至一个表情包就能表达意思,和家长们呢?我认为也可以,逢年过节等都情感交流都不需要拘束。

但是当谈论到学生或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时,我的“微信”内容一定是反复审核、再三推敲的,文字是有魅力的也是有局限的,它没有语气语调的说明,那么传达到家长心里的究竟是温暖还是误解,这是班主任需要思考的。在日常沟通中,我不吝惜和家长们用“微信”交流的时长和次数,因为每次沟通都可能解开家长的心结,降低家长产生焦虑的可能性。

4.成效反思

这次家长会受到了全班家长们的一致好评,他们后来在跟我聊天中也会说到,从那之后每次面对孩子想要发脾气的时候,都会想起家长会上的感受,他们更愿意,也会主动去换一种方式,亲子关系更和谐了,家里的紧张气氛少多了。

在和家长沟通时,我们与家长沟通的态度往往是居高临下的指导者,而不是并肩作战的教育者。如果作为班主任的我们,经常传递给家长的都是他孩子的问题和缺点,经常质疑否定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却不给予正确的指导,那么家长的焦虑,班主任是否应该负一份责任呢?

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家长,这样,我们既能够从家长身上获得大量信息,也能从家长的期望中激发从事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家长也能从老师身上汲取教育孩子的知识技能。

家长和教师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两者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互补性,在指导家庭教育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家长,主动发现家长的焦虑,帮助缓解,进一步正确引导。只有双方和谐融洽、互相信赖,才能真正实现“家班共育”。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