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
(一)办学理念
主要是“一条主线,三个重点”:
1、一条主线:围绕“学校因体育充满活力,体育使学校勃发生机”的理念,依托学校传统文化熏陶的实施载体,探索“高效课堂”和“科学训练”的办学实践模式,满足社会对学校教育的高品质要求。
2、三个重点:一是打造“挑战超越”的学校精神;二是培育“博雅和谐”的学校文化;三是铸造师魂,致力于教师(教练)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教练)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
(二)办学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优化管理机制,培育优质师资,挖掘教育内涵,拓展教育领域,培养和输送更多的、有潜质的、专业化发展的竞技体育优秀后备人才,把学校办成一所“质量保证、体育见长”,在学生、家长、社会中认可度较高的体育特色学校。
二、课程目标
学校在实行“三集中”管理模式(集中学习、集中训练、集中生活)下,以“学校因体育充满活力 体育使学校勃发生机”的办学理念,“以德育为核心,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以输送为抓手,强化体育训练,努力为上一级体育学校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和谐发展”的课程培养目标。
三、课程设置
课程、科目 |
五 六 |
七 |
八 |
九 |
说明 |
|
基
础
型
课
程 |
语 文 |
6 4 |
4 |
4 |
4 |
(1)切实落实中小学课程方案,保证生命科学课程总课时数为102课时。 (2)保证社会课程总课时数为68课时,每周2课时。 (3)初中保证劳动技术课程总课时数为170课时。 (4)保证信息科技课程总课时数为68课时,学校在六年级开设。
|
数 学 |
5 4 |
4 |
4 |
5 |
||
外 语 |
5 4 |
4 |
4 |
4 |
||
道德与法治 |
3 1 |
1 |
2 |
2 |
||
科 学 |
2 |
3 |
|
|
||
物 理 |
|
|
2 |
2 |
||
化 学 |
|
|
|
2 |
||
生命科学 |
|
|
2 |
1 |
||
地 理 |
2 |
2 |
|
|
||
历 史 |
|
3 |
3 |
|
||
社 会 |
|
|
|
2 |
||
音 乐 |
2 1 |
1 |
|
|
||
美 术 |
1 1 |
1 |
|
|
||
艺 术 |
|
|
2 |
2 |
||
自 然 |
2 |
|
|
|
||
体育与健身 |
|
|
|
|
||
劳动技术 |
1 2 |
1 |
2 |
|
||
信息科技 |
2 |
|
|
|
||
周课时数 |
25 23 26 |
24 |
25 |
24 |
||
拓 展 型 课 程 |
学科类、活动类 |
3 5 |
4 |
3 |
8 |
五至八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写字。 |
专题教育 或班团队活动 |
1 1 |
1 |
1 |
1 |
||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
每学年2周 |
学校安排分年级实施 |
||||
体育专项训练课程 |
每天下午3:00—5:00的2小时的体育竞技专项训练。 |
|
||||
晨会 |
每天15分钟 |
|
||||
眼保健操 |
每天约10分钟 |
|
||||
周课时总量 |
五至八年级29+体育专项训练 九年级33+体育专项训练 |
五至九年级每课时按40分钟计,每天下午3:00—5:00的2小时的体育竞技专项训练。 |
四、课程设置说明
1、在课程设置上,以“上海市初中、小学2019学年度课程计划”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设置学校课程,加强学校基础型课程、强化学校特色训练课程、发展学校拓展型课程,科学地安排好周课表,保证每天下午3:00—5:00的2小时的体育竞技专项训练。
2、基础型课程设置了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科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理、历史、社会、音乐、信息技术、劳技、美术等学科。作为一所体校,学生学习时间较少,但为符合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积极转变观念,开足开齐副学科。由于学校规模较小,主学科教师兼任一到两门副学科,要求主学科教师在较高质量完成专业学科的教学任务外,自身加强学习上好兼任的副学科。
3、学校特色训练课程每天下午3:00—5:00的2小时体育专项训练课,包括中长跑、跳跃、饼球、标枪、跳高、自行车、跆拳道、散打、拳击、网球、帆板帆船等项目。
4、拓展型课程包括学科活动、专题教育、班团队活动和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心理专题教育辅导课、交通安全教育和廉洁教育内容、民防知识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课、预防艾滋病教育内容、毒品预防教育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等,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等等。
关于拓展型课程各年级学科类、活动类时间有所加强,是由于体校学生基础学科知识的薄弱性,用于对学生阅读指导、听力训练、针对性补缺补差、学科的兴趣活动等,扎实体校学生学习基础和技能,提升体校学生的文化素养。
5、各年级全学年教学活动总时间为40周,其中,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为2周。授课时间按34周计,复习考试、节假日及重大活动时间为4周。五—八年级每周课时总量为29节、九年级每周课时总量为33节,每节课的时间按40分钟计。
6、学校每天安排15分钟的晨会,从五至九年级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有学校领导、班主任、教练员等结合节假日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思想品德及爱国主义教育;周二有学校卫生老师主讲的健康专题教育或少先队大队部组织的红领巾广播;周三是“看新闻议新闻”队会;周四、周五是有班主任组织的国防安全教育和时政法制教育。
7、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专题教育整合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沪教委基〔2014〕54号)的要求,开设好各类专题教育,确保相应的课时。五年级每班每两周有1节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活动课,由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班主任执教。班主任每学期至少有1节以生命教育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团队会,有计划、有活动、有记录。